目前分類:好文分享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310187_342590039177363_1844900695_n  一旦你的靈魂覺醒,

你才會開始真正地去承受你的生命。你會脫離虛假表面的範疇、重覆性的談話以及厭倦了的角色,潛入真正的「你是誰」以及你被召喚成為的「你」的探險之中。

靈魂最好的朋友是未知,雖然我們害怕未知,因為它超乎我們的視野和控制,我們會透過我們馴化和控制的保護屏障去過濾來避掉或壓抑它,但這種「正常」的方式不會引導我們回家。

When your soul awakens, you begin to truly inherit your life. You leave the kingdom of fake surfaces, repetitive talk and weary roles and slip deeper into the true adventure of who you are and who you are called to become. The greatest friend of the soul is the unknown. Yet we are afraid of the unknown because it lies outside our vision and our control. We avoid it or quell it by filtering it through our protective barriers of domestication and control. The normal way never leads home.
~ John O’Donohue

 

 

I Am as We are星宇門一條圓滿自性之道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42590039177363&set=a.312639712172396.51071.312632212173146&type=1&theater

asgoodasw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轉貼: 社論-只許「百姓放火」,不許「州官點燈」

     * 2010-12-28 * 工商時報 * 【本報訊】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個俗語的典故與意義,大家耳熟能詳。看到最近有關慶祝建國百年的活動,各縣市政府都把跨年夜施放煙火,當作慶祝活動的重頭戲,我們不禁要質疑:慶祝建國精彩百年,豈真非用煙火秀就不能開啟序幕?此事也讓我們聯想到,中央政府近幾年來大力推動「節能減碳」,要求公務員夏天不穿西裝、不打領帶,以減少冷氣使用;平時也要求除了隨手關燈的基本動作,還希望辦公室照明合用就好,有些辦公室原先四燈管,配合減為三燈管,且為了因應節能減碳績效考核,甚至減至只剩兩燈管。中央政府各部會如此竭盡所能配合節能減碳政策,遇到重大節慶卻全都破功。由於煙火秀的經費大都來自企業贊助,因而形成「只許『百姓放火』,不許『州官點燈』」的反諷現象。

     除了地方政府遇到慶典,就把節能減碳置諸腦後,紛紛大搞煙火秀,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中秋節:最近幾年來,中秋節已經蛻變成為「烤肉節」,有些地方政府還特別在公園或其他公共場所特闢「烤肉專區」,共襄盛舉。環保與節能減碳政策,就在全民烤肉的煙霧中迷失了!

     我們並不反對煙火秀或烤肉,而是要強調各項活動都應與「節能減碳」政策維持一致性的立場。煙火秀或秋節烤肉都是全民同樂的好活動,但必須在節能減碳政策強力執行的同時受到規範。

      換言之,各縣市政府不應因煙火秀經費不出於公帑而任其肆意施放,甚至還推波助瀾,引為政績。相反地,任何煙火秀施放前,應先做簡易環境影響評估,對於因煙火秀所帶來的空氣污染,包括二氧化碳排放量,向縣市政府申報,由縣市政府環保局擔當責任,決定准駁或規範煙火秀規模。同樣地,諸如秋節烤肉活動是否設置專區,以便與全民同樂,也應事先做好環境影響評估,才能使全民同樂的活動與節能減碳政策,不致背道而馳。

      事實上,最當關切全民同樂活動與「節能減碳」政策是否抵觸的單位,在中央是環保署,在地方則是地方環保局與環保團體。在現今的民主社會下,人民有各種自由,而政府之所以存在,其設置目的雖多,最重要者至少包括兩項:其一是規範個人的自由行為不致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權力,其二是規範當今的活動不致成為日後的禍源。環保署設置的主要目的,應屬後者,因此有責任扮演「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角色,制訂或授權地方政府制訂煙火秀、烤肉、競選活動及節慶日放鞭炮等活動的二氧化碳排放上限及相關行為規範。

      國內的環保團體眾多,有全國性的,也有地方性的;有針對特定議題而設立的,也有關懷多項環保議題的。我們認為地方性的環保團體,應可加強監督地方政府能有一致性的政策,讓自己的家園真正落實節能減碳,而不要媚俗,遇到重大慶典就隨眾人起舞,忽略了節能減碳、保護環境的初衷。

      以最近五都選舉而言,各候選人及其支持者,耗用之鞭炮不知有多少?有些候選人的造勢晚會,結束後還施放煙火。這些鞭炮與煙火,造成多少的二氧化碳排放?又產生多少的噪音污染?國內每遇到選舉,彷彿各種環保規範都暫時停止適用;遇到節慶,也是把節能減碳政策束諸高閣,以致中秋節成為烤肉節、跨年夜成為煙火夜、選舉季成為鞭炮季,卻未曾見到各縣市環保局或地方環保團體出面制止。

      針對節能減碳,我國政府訂有「溫室氣體國家適當減緩行動(NAMAs)」,目標訂為2020年時二氧化碳排放量要歸回到2005年總排碳量(2.57億噸)。根據工研院研究,要達到此目標,估計到2020年前要減少4.67億噸碳排量。目前除了中央政府帶頭示範,例如在夏天「寬衣解帶」(不穿西裝、不打領帶),並限制各機關使用冷氣的溫度,以及在許多細節,諸如開會時不用或減用杯水、辦公室照明以合宜為度、按月填報節能減碳成效管考等,可以看出中央部會的用心。然而,節能減碳政策是否已落實到地方政府及民間企業,則明顯仍有相當值得改進的空間。

      要言之,我們並不反對在特殊節慶或選舉季節,舉辦特別的慶祝活動或造勢活動;但我們主張節能減碳政策必須維持一致性,各地方政府除了平時應該落實節能減碳相關措施之外,也應當配合NAMAs,訂定每年的節能減碳目標,適度做好相關管控。我們也要呼籲民間環保團體,基於愛護鄉土情懷,應對地方政府作有效監督,並對民間企業活動提出節能減碳訴求,避免持續存在「只許『百姓放火』,不許『州官點燈』」的諷刺現象。

asgoodasw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生世世的寬恕                     心時代寫於 2010年10月20日 20:14  原文刊載於奇蹟課程中文網站,作者:若水

 麗莎最近與我分享了她的一篇讀書報告,文中充滿了她對靈性境界的嚮往。她渴望著宗教所許諾的寧靜而喜悅,她憧憬著天人合一的境界,與人一體的和諧關係,她希望在這人生旅途上永遠不再徬徨懷疑,安安穩穩地走向生命的歸宿。

 這一篇赤子的告白勾起我不少舊日情懷,三十年前,我就是為了這一境界而上窮碧落下黃泉,訪賢問道猶不足,一心想要走得徹底,毅然出家修道去了。誰能許諾我這一境界,不拘何種宗教,我都拜師求教。在同齡朋友忙著男歡女愛、結婚生子之際,我成日穿梭在師父道兄的圈子裡。

 每一種修行方法都許諾了無限的遠景,也都要求投入一生的代價,只是在方法與目標之間,總給我一種聲東擊西、南轅北轍的感覺。例如:為了獲得永恆的寂靜,我們勞身苦心,行善修法;為了修練慈悲的菩薩道,我們逃離紅塵,如避蛇蠍;為了證入空性,我們從早到晚排滿了功課,不容一絲閒情。我發覺,愈精進,世界愈形狹窄,與人愈疏,心內愈緊,所謂的平安與喜悅,在道場中竟成了稀有的奢侈品。

 我一直不瞭解問題出在何處,只在深夜盤腿靜坐時,為自己的慧根不足而暗自神傷。然而,環顧身邊的同修同道,竟也難得看見一副平安慈悲的顏容,大都修得齜牙咧嘴、形削骨立的。我感到這些靈修方法似乎缺了某個重要因素,但又說不出那是什麼。直到遇見《奇蹟課程》,我才找到了那個因素。缺了它,所有的修行方法都很可能落入小我的陷阱。

 佛教稱它為「空性智慧」(般若),尚未悟道的人,是很難將它運用於生活中的。存在了億萬年的山河大地以及億萬眾生,不是一個「空」的觀念就可把它空掉的。我們既不能假裝它不存在,又不能把它當真,在這進退維谷之地,我聽到《奇蹟課程》說:「寬恕吧!你就會認出他(它)的真相的。」頓時明白了,這真是一把力斬亂麻的慧見。缺了它,一切知識都可能變成「所知障」;缺了它,所有的境界都可能變為「法執」;缺了它,一切善行美德都被小我拿去充當門面去了。

 不論我在世間傷害了多少人,或是受到多大的傷害,「我仍是當初上主創造的我」,我的圓滿本性永遠「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愈精進追求境界,愈強化了自己的匱乏感;愈渴望完美,愈顯出內在的心虛;對自己要求得愈嚴格,內在的反彈也愈強,於是我們陷入了「修也不是,不修也不是」的困境,而《奇蹟課程》就在「有為」與「無為」之間提供了一個下手處。

 寬恕,在《奇蹟課程》裡,絕不是先判定別人的錯而後予以原諒的,它是寬恕「我們心裡認定別人做了,其實他並沒有做出的事情」。前半句,讓我們先接受現狀,承認自己已把內在的心境投射於外,而要別人對它負責的伎倆;而後半句則指出慧眼之下的真相。明白他人的表現只是雙方因果業力的互動,只要我們能夠體會自己「百害不侵」的存在本質,不與他在情緒層面共舞,他的言行豈能傷害得了真實的自己。

 我們永遠也控制不了他人的反應的,但我們仍能選擇自己的反應方式。寬恕便是面對虛幻的現實表象,卻能不把它當真的心態下,逐漸化解了事件背後的因果業力了。

 不論你做什麼,都與身體脫離不了關係。當你認清自己什麼都不需要做時,就已由心中撤銷了身體的價值。這捷徑以及開敞的大門,能為你省下累世的修行,幫你由時間中解脫出來。在這途徑上,罪惡當下就會失去它所有的魅力。因時間在此被否定了,過去與未來亦不復存在。什麼都不需要做的人,自然不需要時間。什麼都不做,就是安息,你內開始出現了一片淨地,身體不再妄作以爭取你的注意。聖靈所降臨而且安住的就是這樣的地方。縱然你有所忘失,身體又蠢蠢欲動地佔據了你的意識時,祂依舊留在那裡。(奇蹟課程第18章,VII.7)

 這是何等驚人之語,我竟然什麼都不必做!只要安坐家中,此生該學的課程自然會找上門來。只要不再東張西望,到處亂竄,我就能在此時此刻的人或事上,認出冥冥中將領我回家的「救星」。

 這個好似冤家的救星,不會吝於指出我該修改的地方的,然而,我只需學習解讀他話中的密碼,不必跟著他的手指忙著修這補那的,我唯一需要做的,只是寬恕那不善的假象,那個錯誤對我便失去了束縛的力量,也就沒有向對方討個公平的必要了。就這樣,在釋放自己之際,我釋放了他人;寬恕他人指責之際,同時治癒了內在的隱痛。

 我只需相信自己完美而神聖的本質,我就不待任何境界來向別人證明什麼。在無常的世界裡,不可能有什麼「永恆的平安」的,只要還活在這一副身軀裡,身邊自然少不了另一批人,為我指出自己有待學習的課程,他們都是領我回家的人。即使我「當」了一堂課,還有千百個補修機會的。

 只要我學會了寬恕自己,過去的錯誤就無法尾隨在後,我才能「全新」地開始。沒有人在背後為我評分,也沒有神在前面等著算帳,唯一不肯放過我們的,常是我們自己。

 我不再追求某種境界了,因為在永恆完美的本性上,不論加上什麼,只會遮掩了本來的光明。難的是,心裡雖懂得這番道理,心內仍有不甘,那汲汲營營、求好心切的心,不時地提起,又不時地放下,反反覆覆。才明白,要我們不做什麼,可真難也。慢慢也學會別太在意小我的「大有為」,這是它的本性,就讓它去忙它認為「應該」做的事吧!即使它有時讓自己出醜了,只好笑一笑,知道這一場戲實際上傷害不了自己的。

 小我得不到我們的共鳴以後,自會慢慢安分下來,但它也不會那麼輕易被擺平的,三五不時地找機會哀怨一番。我們也不必大驚小怪,只是靜靜地聆聽:感到焦躁時,寬恕自己的焦躁;感到心中煩悶時,寬恕自己的悶氣。我不再抵制小我營造出來的一切,也試著不為它辯護,更不想幫它套上一些平安、喜悅或慈悲的外衣,來贏得他人的讚賞。我不知在人間演過幾生幾世的戲了,這輩子不想再演「神聖」的戲了。可以試著脫下戲服,看一看自己害怕面對的臉孔了。

 幸運的是,我們身邊不乏新朋舊識,都會幫我剝下一件戲服,終有一天讓我看到自己的真相。

 你只須與弟兄同在一刻,整個宇宙都會重歸你們所有。你已準備好了。如今,只須記住,你無須做任何事情。此刻,僅僅專心於此,遠比操心你該作什麼,對你更為有益。(T-18. VII. 5:3-5)

 只要我們學會了寬恕自己,所有的機遇都會轉為美夢的,即使還得在人間混個千百萬劫,又有何妨?也算是對一路上指引我們回家之路的弟兄姊妹的一種感恩吧!

 原文刊載於奇蹟課程中文網站,作者:若水,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感謝。

asgoodasw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古道無行客,嶺上多白雲,行到水窮處,寒山獨見君。

一個道:千珠飛瀑無人應。

一個道:燕過秋池落雨聲。

人生主題劇中劇。憨山師云: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份度時光,休將自己心田味,莫把他人過失揚,謹慎應酬無煩惱,耐煩作事好商量,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剛刀口易傷,惹禍祇因閒口舌,招愆多為狼心腸,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世界由來多缺陷,幻驅焉得免無常,吃些虧處原無礙,得誏三分也無妨。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人從巧計誇伶俐,天自從容作主張,陷曲貪嗔嗔角入獄,公平正直如天堂。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一劑養生平胃散,二鐘和氣二陳湯,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後空攤手一雙,悲歡離合朝朝鬧,富貴窮通日日忙,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年渾是戲一場,傾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asgoodasw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寧普眾生,

大智生盎,

今生留去,

江海自如。

asgoodasw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順治皇帝讚僧詩

天下叢林飯似山 鉢盂到處任君餐
黃金白玉非為貴 惟有袈裟披肩難
朕為大地山河主 憂國憂民事轉煩
百年三萬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閒
來時糊塗去時迷 空在人間走這回
未曾生我誰是我 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朦朧又是誰
不如不來又不去 來時歡喜去時悲
悲歡離合多勞慮 何日清閒誰得知
若能了達僧家事 從此回頭不算遲
世間難比出家人 無憂無慮的安宜
口中吃得清和味 身上常穿百衲衣
五湖四海為上客 皆因夙世種菩提
個個都是真羅漢 披搭如來三等衣
金烏玉兔東復西 為人切莫用心機
百年世事三更夢 萬理乾坤一局棋
禹開九州湯放桀 秦吞六國漢登基
古來多少英雄漢 南北山頭臥土泥
黃袍換得紫袈裟 只為當年一念差
我本西方一衲子 為何生在帝王家
十八年來不自由 南征北討幾時修
我今撒手西方去 不管千秋與萬秋

asgoodaswa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